Cell Res | 警惕!武汉大学蓝柯等团队发现细菌共感染或将导致严重的COVID-19

发表时间: 2023-05-26 14:13:08

作者: 爱乐司科技

浏览:

编者按:自从去年11月放开疫情管控之后,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。但生活恢复正常不等于病毒消失,新冠疫情的复杂性远超人们想象。最近,科研团队有了新发现,这一发现对

  编者按:自从去年11月放开疫情管控之后,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。但生活恢复正常不等于病毒消失,新冠疫情的复杂性远超人们想象。最近,科研团队有了新发现,这一发现对于病毒防护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。

  本文转载自【iNature】

  iNature

  虽然在世界范围内,由SARS-CoV-2 Omicron变体引起的大多数COVID-19病例是轻度或无症状的,但同时感染SARS-CoV-2和其他呼吸道病原体仍可能加重疾病的严重程度。从2022年12月开始,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升级并在中国迅速蔓延。然而,在这波Omicron BA.5.2/BF7期间,与呼吸道病原体合并感染的流行率数据有限。

  2023年5月23日,武汉大学蓝柯,陈宇及Zhu Chengliang共同通讯在Cell Research 在线发表题为“Bacterial coinfections contribute to severe COVID-19 in winter”的研究论文,该研究发现中国冬季的这波Omicron BA.5.2/BF7感染中,在所有住院和门诊患者中,超过20%的SARS-CoV-2患者存在细菌共感染。超过一半的人有多种混合细菌感染。此外,超过30%的细菌合并感染患者被诊断为严重的COVID-19。因此,应将细菌共感染视为影响COVID-19流动性和严重程度的关键危险因素。

  

图片

  虽然在世界范围内,由SARS-CoV-2 Omicron变体引起的大多数COVID-19病例是轻度或无症状的,但同时感染SARS-CoV-2和其他呼吸道病原体仍可能加重疾病的严重程度。目前文献显示,3.70%-9.7%的患者可合并感染COVID-19。细菌和其他呼吸道病毒共感染的比例分别为3.02% ~ 9.7%和5.41% ~ 6.61%。然而,这些研究表明与呼吸道病原体的共感染并不常见。因此,大多数COVID-19住院患者在入院时被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抗菌治疗和诊断测试。

  从2022年12月开始,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升级并在中国迅速蔓延。然而,在这波Omicron BA.5.2/BF7期间,与呼吸道病原体合并感染的流行率数据有限。为了更好地描述今年冬季观察到的合并感染率,该研究对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间545名SARS-CoV-2阳性患者的电子医疗和实验室记录进行了回顾性研究。21.47% (n = 117)的患者共感染呼吸道病原体,其中细菌共感染20.18% (n = 110),其他呼吸道病毒共感染1.28% (n = 7)。SARS-CoV-2细菌共感染的比例高于现有文献。这些细菌共感染(n = 110)中,54例为单一细菌感染,56例为多种混合细菌感染。

  

图片

  呼吸道合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COVID-19(图源自Cell Research )

  虽然铜绿假单胞菌、克雷伯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共感染病原体,但研究人员确定,相对较高比例的COVID-19患者最初表现为流感嗜血杆菌(n = 50, 45.45%)、金黄色葡萄球菌(n = 48, 43.64%)和/或肺炎链球菌(n = 33, 30%)共感染。与之前的大多数研究相反,该研究分析表明,其他呼吸道病毒合并感染的情况很少(n = 7),所有这些SARS-CoV-2患者仅合并感染一种呼吸道病毒。

  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,以确认SARS-CoV-2单感染或SARS-CoV-2细菌共感染患者中严重COVID-19的比例。该研究注意到,在SARS-CoV-2患者中,细菌感染与COVID-19严重程度增加相关(31.82% vs 16.59%, χ2 = 12.829, P = 0.000341)。该研究还观察到,病毒合并感染的患者没有严重的症状。

  综上所述,中国冬季的这波Omicron BA.5.2/BF7感染中,在所有住院和门诊患者中,超过20%的SARS-CoV-2患者存在细菌共感染。超过一半的人有多种混合细菌感染。此外,超过30%的细菌合并感染患者被诊断为严重的COVID-19。因此,应将细菌共感染视为影响COVID-19流动性和严重程度的关键危险因素。因此,根据目前的数据,研究人员建议对COVID-19症状患者进行早期呼吸道微生物诊断检测是必要的,这将有助于找到适当的感染控制措施并实施适当的抗菌治疗。

       本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《爱乐司科技》

0
Top

首页   |  产品中心  |  解决方案 |  关于我们   |  新闻资讯   |   联系我们   |   网站地图  

Copyright @ inurs All Rights Reserved  粤ICP备2020120326号

客服中心
热线电话
400-1360026
上班时间
周一到周五
E-mail地址
aze@inurs.cn
二维码
微信售前咨询
客服中心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
热线电话
400-1360026
上班时间
周一到周五(9:00-18:00)
E-mail地址
aze@inurs.cn
二维码
微信售前咨询
客服中心
热线电话
400-1360026
上班时间
周一到周五(9:00-18:00)
E-mail地址
aze@inurs.cn
二维码
微信售前咨询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