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时间: 2023-06-29 10:20:54
作者: 爱乐司科技
浏览:
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传染病传染性的基本指标——
R0,也叫基本传染数,就是一个人得病,可以传染给多少个人。确切的定义是:一个感染某种传染病的人,会传染给其他多少个人的平均数。
指标的数值表示什么意思呢?
R0的一个重要临界点是R0=1,R0的数字越大,代表流行病的越难控制。
R0 < 1,传染病将会逐渐消失。(病毒的下线还不到一个,在体内清除,所以会越来越少,直至消失…)
R0 = 1,传染病会变成的地方性流行病。(一个人只能传染给另一个人,像击鼓传花一样,花始终在一个人身上)
R0 > 1,传染病以指数方式散布。(这是最可怕的,一传十,十传百,百传千千万……)。但是病毒不会永远持续,因为要么全部被团灭,没有健康的人了。要么有些人病愈后产生免疫力。
新冠病毒的R0,平均测算下来是3.7。
只看数字大家没什么感觉,不过我们都对指数增长模型有所了解,那个反抛物线的斜率可以越来越大的。也就是说,R0值每大一点点,传播扩散速度都会大很多。
更直观点,我们看看其他病毒的情况。
上表里也列出了一个病毒危害性的三个指标,我们借此来分析一下三个因素:一是病毒的传染性;二是病毒的致命性;三是人类对病毒免疫性。
传染性好理解,病毒传染力弱,病毒危害性就小。因为大家稍作防护就都不担心被感染上,及时病毒特别可怕,也只是染上病毒的认担心。比如说艾滋病,传播途径清楚,在必要的防护手段下传染力弱,所以虽然无法治愈,但不会引起大面积恐慌。
病毒致命性也好理解,就是致死率。致死率低大家都不担心,比如说普通感冒,最多短时间内不舒服,但一般不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,所以也不担心,感染了就感染了呗。
还有就是人类对病毒的免疫性。有的病毒感染力强,致命性又高,但是人类有很好的应对手段,所以人们也不担心。比如烈性病毒,天花。尽管传染性和致命性都很强,但由于拥有疫苗,小时候开始就产生了抗体的话,也不足为惧。
纽约时报判断新冠比甲流H1N1重一点,但比SARS轻;致死率小于3%,最小值甚至接近普通流感。
从这个角度看,我们也不必过度恐慌。当然,作为流行病学指标,R0对疾病的传播于防控具有重要意义。最根本的解决办法,在于提前预防,主动应对。
在新冠病毒肆虐的时间里,人类的担忧层出不穷,社会上一度掀起各种“悲观论”。
面对传染疾病,如果人类“不设防”,最终可能感染至每一个人,直到全军覆没。上一次是新冠病毒,下一次有可能是其他的种类的病毒,达尔文“进化论”揭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道。
面对传染疾病,人类需“设防”
科技发展至今,应对传染病除了口罩、疫苗和特效药这三大必不可少的武器之外,还有一种至关重要的、从源头遏制病毒传播的新方式——空气消毒。
《暴露科学与环境流行病学杂志》指出,空气作为病毒传播的载体之一,其传播效率是物表的1000倍!不仅是新冠病毒,大多数呼吸道病毒都靠气溶胶传播。
病毒通过气溶胶的传播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隐匿性。气溶胶传播让人们防范难度增大,但也并非防不胜防。
臭氧杀菌有效性科学实证
2019年COVID-19开始全球大流行,日本奈良医科大学于2020年5月证实,紫外线和低浓度臭氧对空气中的细菌病毒(包括新冠病毒)具有99%的灭活作用,达到降解气溶胶之目的。空气安全防护是保障人类健康的必要手段。
面对传染性疾病,人类必须“设防”。通过臭氧的强氧化性来消毒空气,治理气溶胶,可从源头遏制病毒传播,减少交叉感染。爱乐司的技术进步在于,利用臭氧消毒空气的过程中,创新性实现的了浓度安全与高效的统一,同时达到经济环保。新冠的影响已逐渐式微,但并不代表全社会可以掉以轻心,未来人类可能会面临更多新型病毒的挑战,或者已存在的病毒不断卷土重来,室内空气消毒,与口罩、特效药和疫苗同等重要。
本文章来源于爱乐司微信公众号《空气消毒与气味管理》